隨著EA/ED的截止日期越來越近,艾老師最近協助了不少學生做面試輔導,講得口乾舌燥,發現有些孩子有很好的故事,卻無法很好地表述;有些孩子英語口頭表達能力佳,面試過程卻像打游擊戰一樣,沒有展現出自己對於事物的深度思考。還有成績很好的學生,因為太緊張,自我介紹時連名字都忘了講。
過去艾老師在做賓大校友面試官時,面試到很多TOEFL、SAT/ACT近滿分,GPA 4.0以上或IB 40分以上的學生。當中,許多人在高中時就跟著大學教授做研究,是國家級數學和科學競賽獲獎者。還有很多學生是學校學生會或社團的領導,當然也有鋼琴演奏級的藝術特長生和鐵人三項的體育特長生。基本上,每一位都是傳說中的「優秀孩子」。
他們是如此的優秀,我給了2/3的學生都寫了正面的評論。但很遺憾的是,我面試的這些學生,最後沒有一個進入賓大。一位多年擔任面試官的老校友說他 10 年來面試過的學生可能有將近 100 個,而這之中只有2名學生獲得錄取。或許殘酷的現實就是如此,獲得賓大的錄取就是這麼困難,然而在面試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共同問題。
結合擔任校友面試官的經驗,艾老師在此與大家分享曾經在輔導面試/面試過程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並針對各種症狀的患者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面試有三種: 第三方、招生官和校友 此外還有藝術類試鏡
首先,簡短的介紹一下目前美國大學所採用的面試類型。其實和台灣學生在個人申請或繁星計劃時需要接受的面試一樣,大多數的海外大學也都採用這些方式。面試考核了一個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幫助學校從申請資料以外來深入瞭解學生,藉此判斷學生是否為學校想招收的對象。
招生官面試 Admissions Office Interview
招生官面試由一所大學的招生人員負責。申請者在學校官網上進行預約,由學校安排招生人員和學生進行面試,分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國際生大多採用線上面試,需留意預約開放和截止的時間,因為名額是有限制的,一般是先到先得的形式。不過許多文理學院 (Liberal arts college) 會希望學生親自去學校與招生官進行面對面的面試,時間約為11年級升12年級的暑假,對文理學院感興趣的學生需盡早安排。
一般來說,招生官面試的問題比較固定,主要是想了解學生的學術、個人經歷、參加的活動、專業方向等常規問題,面試表現會和申請錄取相關。
校友面試 Alumni Interview
校友面試是大多數學校選擇的面試方式,由學校委託已畢業的校友來志願參加,向SetSeed的老師們往年就曾經做過賓大和哥大的校友面試官。面試的時間一般在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氛圍較輕鬆。校友根據自己在校的經驗,衡量面試的學生是否適合這所學校,評價學生表現並反饋給學校。
目前校友面試有學校指定 (如賓大去年就為90%的申請生進行了校友面試) 和自行在學校官網上預約兩種。因為名額是有限制的,申請者需留意預約開放和截止的時間,有些學校的面試甚至是在遞交了申請材料之後才會發放。
第三方面試 Third-Party Interview
學校會推薦學生參加認可的第三方機構 (InitialView & Vericant) 舉辦的面試,像是從2016年開始,每年UC Berkeley會隨機從10萬份申請中挑選學生發送郵件,建議參加InitialView面試。通過錄製面試過程,學校可以更加了解申請者,也能驗證申請文件是否為同一人。
面試結束後,機構會給學生查看影片,之後在學生授權的情況下,由機構直接發給學生要求的多所大學。如果第三方面試的結果如果不是很理想,可以選擇不遞交。
藝術類面試 Audition
此類面試分為學生到校園參加面試,或招生關在申請者所在國家定點舉行面試。遞交申請後,學校會邀請初審過關的學生參加面試,面試的日期多為事先就已經安排好。因此申請藝術類音樂表演、戲劇表演、舞蹈表演的學生必須及早遞交出申請,以免錯過面試日期。
面試症狀概述與解決方針
第一型患者
誤區常見申請者肖像
面試小白。沒有接觸過面試。
面試常見症狀
姿體語言豐富,喜怒哀樂形於色。
做真實的自己,想到什麼就說什麼。面試結束後才發現,該說的都沒說,不該說的說了一堆,有時甚至還會答非所問。
解決方針
請你拿出簡歷 (resume),將自己的活動與獎項進行梳理,將活動進行歸類,如與專業 (major) 相關、與領導力 (leadership) 相關、與志工服務 (volunteer service) 相關。接著,試想這些類別如何去應對面試官的問題,如當面試官問到 “Tell me about a book that everyone should read.”你可以選擇與領導力相關的書籍,接著帶到自己曾經做過的活動;也可以與專業相關的書,接著帶入自己曾經做過的研究。
第二型患者
誤區常見申請者肖像
公立學校學生,英語能進行基本的會話交流 (TOEFL約莫80~100分左右),學校成績不錯,課外活動較少。
面試常見症狀
由於英語非母語,容易緊張而結巴或語無倫次。活動經驗不夠豐富,以至於經常被面試官奇奇怪怪的問題嚇到,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只好像答錄機一樣不斷repeat一樣的內容。
解決方針
針對此種類型,面試時,我們以深度取代廣度。請你拿出簡歷,重新思考每個活動的內容,包含為什麼要做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習到什麼,還有這些活動與未來專業的關聯。基於這些活動之上,自己未來想做些什麼。
再來就是一定要「練習」,practice makes perfect! 這邊我會建議學生用條列式的方式記下自己想說的內容,再去做口語練習。過去我曾經有學生將面試答案全部寫下,結果面試時就像是在朗誦文章。注意,一個好的面試是要讓談話變得有來有往,而不是一場個人演講。
第三型患者
誤區常見申請者肖像
國際學校或美高學生,英語流利,學校成績不錯,課外活動豐富,有些競賽獎項。
面試常見症狀
與面試官談笑風生,但講述自己的經歷與活動時不夠具體。經常以本能反應去回答問題,以至於被面試官的問題牽著鼻子走,東答西答,展示出良好的英語口說能力,卻沒有展現出個人亮點。
解決方針
此類型的學生平常多與老師和同學進行英語會話交談,因此在面對面試官時容易掉以輕心,錯把面試當聊天。艾老師在此建議,回答問題以前,請你先停下來想一想,想想如何將問題回答得漂亮,如何將問題與自己的專業做關聯。可以與身邊的老師或朋友多做練習,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修正自己的答案。
終極大絕招: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艾老師在這邊要提醒大家,「面試不是考試」。但是你需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知己
面試結束前,許多學生都會被問到 ”Is there anything else that you would like to mention?” 關於這題,面試官無非就是想知道在面術結束前,你是否還有想要補充的內容,也暗示著你面試即將結束。如果這個時候才將極具影響力的內容拋出,如自己未來想學什麼專業或自己很重要的活動經歷,其實是不大適宜的。
好的面試應該在過程當中就一點一滴的把自己的重要經歷交代出來,而針對這題可以做一個漂亮的總結,如有學生會再次強調自己為何是best candidate,或是在這邊說說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為面試增加記憶點。倘若真的沒有任何想說的,也可以在此時好好感謝面試官,願意花時間和你進行交流。
另外,艾老師發現很多的申請生在背景活動十分相似,面試給你更好的機會在招生官面前展示獨一無二的自己,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知彼
校友面試時,我們通常會在結束前詢問 “What else would you like to know?” 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想知道你對於我們的學校是否感到好奇,是否有認真做college research。像有學生就曾經問過我學校橄欖球比賽結束後的傳統儀式,也有學生詢問過大學宿舍的活動... 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展現出對學校的了解和熱情。
畢竟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尤其是常春藤聯盟 (Ivy League),大學希望能找到與自己文化契合的學生。像艾老師的母校賓大的招生官就曾經說過,大學申請中一個審閱的關鍵是透過學生的文書和教師的推薦信確認他/她的性格是否與未來職業匹配。另一點則是,這個學生是否能融入賓大的校園生活,也就是SetSeed老師們不斷強調的 fit & match。
記得我做校友面試官的時候,有個學生跟我說,暑假去訪校,大概參觀了10多間學校,最後他認為 “work hard, play hard” 不適合自己,但賓大的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這個精神啊!看他說得振振有詞,當時我也挺尷尬的…。所以說面試以前要好好做 college research,才不會誤踩大學或面試官的雷區。
Takeaway tips!
面試對學生來說就是高中四年學業和課外活動的完整呈現。對於想申請 top schools 的同學,艾老師在這裡提醒大家面試要提前關注和準備。畢竟,TOEFL/SAT/ACT 可以通過培訓、刷題達到一定的分數;文書和推薦信可以反復的打磨,但面試卻需要一個學生在短時間內自在的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展現出自己的思維方式、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些都是很難修飾的!
コメント